Roma

洗地水是生活,潮水亦是生活


作者: 咱说

这是伟大的电影。这是一个人在小屏幕上独自观看时几番想鼓掌的电影。这是值得进电影院在大银幕上再次享受和体验的电影。不愧是Metacritic年度最高分作品。如果我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多次看时间,那一定是盼着片子赶紧结束,但这一次,我是盼着片子不要结束。你静静地接着往下讲,我静静地继续看下去。

正好昨晚散步时想明白了一个问题:我对日本文化的兴趣其实不在日本文化本身。要么我是在通过了解它来观照中国文化,比如从历史里和现实中去比照现代化的困境;要么我喜欢的是它与西方文化的结合,比如黑泽明的电影和藤田嗣治的画,本质上都深受西方文化的浸润。而那些真正很日本的文化,我反而是无感的,甚至可能是反感的。

于是,如果说日本和北美都有带着各自文化属性的这类叙事上平淡如水的电影,那么我会更亲近后者而不是前者,比如我极其喜爱的《海边的曼彻斯特》。今年摘得金棕榈的《小偷家族》与拿下金狮奖的本片正是这样一个对比。前者是“一部拍得非常好但是不能在任何方面打到我的电影”,而本片从开场第一幕对称静止的长镜头就抓住了我的心(此前我完全没有关注过有关本片的任何信息,连预告片都没看过,甚至不知道它是黑白片,不存在任何预期)。以上差异大体上属于个人的审美偏好,我相信有不少观众的感受会跟我截然相反。

电影的片名源自墨西哥城的一个名为罗马的社区,跟意大利的罗马没有任何关系。事实上,导演本人就是在这里长大的,电影里甚至直接给出了他家的地址:Tepeji街21号。只不过,为了更好地利用自然光线,真实的取景是在马路对面的22号进行的(但门牌号改成了21,在男主开车离开的那一幕里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带有Art Deco风格的住宅,从门窗和楼梯扶手的纹样可以看出,显然主人家属于上层中产阶级。而本片字幕所选用的也是一款Art Deco风格的字体(具体来说应该是一款名为Gloria字体的变体),这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好莱坞电影海报常用的字体风格,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本片的故事打磨得很精致。女佣的未婚先孕和女主的家庭危机分别构成两条主线。微观层面,佣人与主人家的互动成为了两条主线的黏合剂;宏观层面,借女佣的视角有意无意反映了阶级分离、城乡差异、社会变迁、政治抗议这些时代背景。女佣下乡去找渣男友的路上,远景里“不经意地”呈现着政客们在向群众做宣传,表演大炮射活人的杂耍。如果贾樟柯在《江湖儿女》里用这样的思路处理草台班子的街头表演,风味可能更佳。注意,导演把这部电影定位成他的童年回忆,一个十岁小孩的世界里不可能对社会和政治复杂性的一面有多深的认识(涉世未深的女佣也不可能),因此他没有对本片的宏观层面进行刻意地着墨,如同在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感受不到文革的疯狂。

本片在叙事方面包含了很多意向性和值得玩味的细节。比如永远不能离开家门的狗和常常出现的它的屎,每次都很难开进家门的车,森林里和乡间泥泞路上都出现了戴着类似宇航员头盔的小孩(代表导演自己的童年),新年前夕女佣打破的酒杯,森林大火里神人吟诵着新年的到来。再到政治抗议发展成冲突时,家具店被一枪击毙的人与开场不久小朋友讲起路边有个小孩被一枪打死的景象形成呼应,而即将生产的女佣则与路边被打死的男人形成对比。在平淡了大半程之后突然发生这么一场生离死别的戏剧冲突,格外能够击中观众的心。最后,家具被搬走后留下满屋子散乱的书,让我意识到女主的书可真够多的,这也暗合了她去出版社做编辑的选择。女主如同这些书一样“深藏不露”,直到快结尾时观众才知道她是一位化学家。对了,二楼看电视的客厅完全换了一个朝向,预示着新生活。

本片阴差阳错地因为档期问题,最后由导演亲自掌镜,使得其镜头语言的运用与文本内容愈发相得益彰。电影里主要使用了三种镜头语言:首先是大量的固定镜头,观众仿佛在欣赏一幅幅或自然主义或现实主义的油画;然后是反复出现的横摇镜头,观众跟随摄影机的眼睛打量着这个家庭乃至世界,女佣关灯那场戏用了一个360度的横摇,观感极其舒适;最后是多次出现的横移(推轨)镜头,专门对准女佣在户外行动时的情形,观众也跟着一览1970年代的墨西哥城社会风情,并一瞥政治抗议发生时阿兵哥们的闲情。此外,开场和结尾的两个纵摇镜头,从地下接到天上,飞机飞来又飞走,形成互文(显然,开场的洗地水跟高潮处的海浪也是互文)。

本片对黑白色的选择匠心独具。黑白色本身具有年代感,但导演特地选择了高清的数码摄影,而不故意做旧出胶片的粗砺质感。这种高清并没有带来观影心理上的不真实感,反而因为画面中包含了许多细节而感到浸入式的真实。我认为导演选择黑白,是为了给本片一个内敛温吞的调性,就如同《海边的曼彻斯特》里贯穿始终的灰蓝色。而五彩斑斓的墨西哥文化跟这种调性是违和的,包括片子里多次出现的阳光、海滩、绿地,还有孩子们的房间想必也洋溢着色彩,于是黑白成了调和这些色彩最佳的选择,也符合回忆的特性。

选择了黑白,于是在影像效果上更追求精益求精。从导演意图的角度,这种一丝不苟的精致感就是他记忆中的童年。从观众需求的角度,失去色彩意味着失去了大量的画面信息,需要通过构图、运镜、打光、道具等方面来进行弥补,包括2.35:1宽画幅的选择,让观众从画面中能接收到更多的信息并且愿意主动参与到画面中。之所以每一幅平淡无奇的画面、每一个日常生活的镜头都能带给观众赏心悦目的观感,背后实则有着大量的精心设计,而这些是观众通常意识不到的。另外,生产死婴那一场戏,如果不是黑白色,大概会引起极度不适。或者反过来说,导演利用了黑白片的心理特性来选择让观众直面死婴。

最后引述李安一贯的看法:一部电影如果你感觉到它的taste是对的,那就怎么都对。(反过来,taste不对的电影,肯定是某些方面甚至许多方面出了问题。)本片于我而言,taste合上了,正是一部怎么都对的作品。至此,平淡如水、“臭味相投”的《海边的曼彻斯特》《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罗马》成为我连续三年来的年度最爱,提前祝贺本片将成为首部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外语片。